艺术,真的无价吗?
人们常说真正的艺术是无价的。但如果不给“艺术”标价,我们又似乎又不能简单粗暴地了解到它们的价值所在。
比如说下面这幅画,大家先来猜猜它的价格几何吧?
呃、我们也没有放错图,也不要以为是网络不给力忙着刷新。这既不是放大的草纸,也不是你家用旧的地板砖局部图,而是现今85岁高龄的美国极简主义大师罗伯特·雷曼的代表作品《无题》。
罗伯特·雷曼Robert Ryman
美国极简主义画家
这幅尺寸为124厘米×124厘米、被涂满厚厚白色颜料的油画在2014年11月被拍出了1500万美元(折合人民币约9216万元)的价格,让门外汉们甚至一些业内人士惊得目瞪口呆:这玩意儿真的值这么多钱吗?有网友甚至还调侃说:“看了几张北京雾霾的照片,瞬间看懂了罗伯特·雷曼画作的价值。”
其实早在1987年,当梵高的《鸢尾花》拍出5390万美元的天价的时候,就有人曾这么质疑过。
《鸢尾花》 1889
生前籍籍无名的梵高,通过死后被拍出天价的作品震惊了世界,从圣雷米的一只耳疯子变成了“对这个世界爱得深沉”的大师名家——让羡慕嫉妒恨的人在报纸上大声疾呼:“文化和商业要保持道义上的距离!”
文森特·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
(1853-1890)
他最近被拍出的一幅《雏菊与罂粟花》也被国内土豪王中军(就是华谊兄弟其中的一个)以6176.5万美元(约等于3.77亿元人民币)的价格收入囊中。
《雏菊与罂粟花》 1890
3个多亿人民币呀!能买多少包辣条压惊了你说!但是梵高的画贵还是贵得有些道理的,独特的技法、绚烂的色彩、倾泻其间的炽烈情感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——起码颜料用得足!颜色鲜艳,挂在墙上好看!
《星夜》 1889
什么?你问毕加索?凭什么他那幅四肢扭曲的《裸体、绿叶和半身像》可以卖1.064亿?!而且还是美元!
《裸体、绿叶和半身像》 1932
因为有名,任性。
哪怕就是一张他用过的废纸,可能也有人愿意出巨资购买。
但不管是梵高还是毕加索,不管是死后成名还是生前就备受推崇,他们的作品的价格昂贵的原因,尚在普通人的理解范围内。最、重、要、的、是——我们看得出他画的到底是什么!反观在一开始看到的那幅不知所云的《无题》,正常人恐怕真的不知道它到底为什么辣么贵!
罗伯特·雷曼其他作品,专注“空白”50年。
↓↓↓

《无题》
《系列13号(白色)》
有砖家解释,雷曼的画之所以会这么贵,一方面是因为这类作品很罕见,所以市场需求比较大(明明买一沓草纸回家挂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!),另一方面雷曼的作品表现的是一种绘画观念上的极端。
——敢情千万美元的天价买下的不是画,也不是寂寞,而是一种艺术理念啊!艺术的世界,果然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理解的。
另一幅让人匪夷所思的天价油画叫做《橙,红,黄》,在2012年被拍出了8688万美元的价格。比《无题》贴心的是,我们光是从名字上就可以了解画的内容啦!
因为画里分别有:橙色的色块、红色的色块、以及黄色的色块。
《橙,红,黄》
这幅画的作者叫做马克·罗斯科,并且这也不是他第一幅被卖出高价的作品。
马克·罗斯科 Mark Rothko
(1903-1970)
美国抽象派画家
早在2007年,他的另一幅《白色中心》(取名还是这么直白贴心)在索思比拍卖行最终以7280万美元成交。
《白色中心》 1950
有人认为罗斯科用颜色纯净的色块是为了表达无形的思想,而且作品中总蕴含着一种或淡或浓的沉郁,并且罗斯科的画尺寸其实很大,只有见到悬挂着的实物的时候,才能感受到它的震撼。
罗斯科的其他作品
↓↓↓

——总之,普通人就是不容易看懂。
还有一位叫做杰克逊·波洛克的画家,他有着特殊的作画技巧:滴画法。就是把巨大的画布平铺在地面上,用钻有小孔的盒、棒或画笔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,一边画还喜欢一边画布四周随意走动——人称“行动绘画”。
杰克逊·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
(1912-1956)
美国抽象派表现主义大师
他用这种方式创作出的《1948年第五号》,售价1.4亿美元。
《1948年第五号》 1948
而正是这幅看上去杂乱无章的线条大杂烩,雄踞了“世界上最贵的10幅画”的榜首多年。
波洛克的其他作品
↓↓↓

难道它们不应该叫都做《颜料瓶被猫咪打翻、再被好奇的宠物狗叼着绕完客厅一圈之后》?
直到弗朗西斯·培根的《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》进入人们的视野。
这个弗朗西斯·培根,不是那个说“芝士(?)就是力量”的培根,而是被称为“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”“描绘恐怖图景的可怕男人”的同名画家培根。
弗朗西斯·培根 Francis Bacon
(1909-1992)
他的这幅成交价为1.424亿美元的《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》,打败了鲁本斯、莫奈、梵高毕、加索、蒙克、杰克逊·波洛克等人,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油画。
它长成这样↓↓↓
《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》三联画 1969
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有了进步?起码能看出画上是个跷二郎腿的男人了!
好吧,收回在一开始说的那句话。
也许作品售价的高低确实可以反映画家的名气大小,但天价并不等于常人眼中的“画得好”,也并不全等于“艺术”的真正价值。
从梵高到毕加索,从雷曼到罗斯科,从波洛克到培根,我们可能并不能完全地理解这些大师笔下的世界,以及他们在不同时代虽展现出的超凡的才能和理念,却总有人或多或少的能从其中受到启发,创造出更多彩更令人惊叹的作品,领悟到不一样却又共通的情感。
所以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——艺术品可以被定价,但艺术则是真正无价的奇迹。
登录发表评论